left
sky
sky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传媒时代的小说虚构
———李洱在上海市作协的演讲
李洱

传媒时代,小说何为?

当我们越是生活在一个非虚构的世界、一个被图像包围的世界,虚构就显得越是重要,文字书写就越是珍贵。

到今天为止,电视、网络等传媒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且还将越来越深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价值观、幸福观,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想象世界的方式,都可能因为传媒的强势介入而发生变化。这种影响将是全方位的,而被影响的人更是全体性的。

在这样一个传媒时代,可能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许多人都会认为,与其读小说,还不如读报、看电视。人们之所以舍小说而读报纸,舍小说而看电视,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可能是人们觉得新闻报道是真实的,而小说是虚构的。小说通过虚构达到真实,需要通过一个转换,而新闻报道直接面对真实。然而,新闻并非完完全全地再现真实。通过剪辑或者信息的重新整合,即便所有新闻素材都是真的,它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未必是真的。用一个真实去掩盖另一个真实,或者用局部的真实去掩盖更大的真实,从而得出一个未必真实确凿的结论,成为一种惯用的伎俩。尽管我们知道这种种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镜头、文字、图像极有可能或多或少包含着“重构现实”的成分,还是有很多人,包括我,仍然愿意把很多时间交给电视、报纸、网络。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传统的虚构形式是否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在传媒狠狠地吸引住大众的时代,小说何为?我的观点是,当我们越是生活在一个非虚构的世界、一个被图像包围的世界,虚构就显得越是重要,文字书写就越是珍贵。因为,虚构本身是一种自由精神的体现。由于非虚构世界的存在,可能使小说存在的理由显得更坚实、更充分。事实上,当今天的这个世界过多地沉浸在非虚构的语境中时,在某种意义上,虚构就成为了马尔库塞笔下的“他者”。按照马尔库塞的说法,正是这种“他者”,这种异于现实的美学,让我们得以与体制化的现实疏离开来。而正是这种疏离,这种暂时身在庐山之外,不仅让我们得以认清现实,而且可能使我们的文字具有一种介入现实的力量,让我们得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确立自我的身份。

传媒对现代小说的影响

无论它离我们或近或远,中国近现代小说的肇兴都与现代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现代传媒的介入,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小说。

说到历史上文学与传媒的关系,例子太多了。比如,现在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来自大众传媒的影响,鲁迅笔下的人情世故会不会是另外一副模样?先不说鲁迅的杂文都曾经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事实上,就连鲁迅的小说,他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也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而且,鲁迅先生极有可能因为报纸版面的某些变化,随时调整作品中每个段落的字数。我们不妨作一假设:若不是编辑催稿过急,阿Q先生说不定还可能多“活”几天呢?他要是多活几天的话,还会发生什么故事?说不定鲁迅先生不让他死呢?如果诸如此类的假设成立,我们过往从阿Q身上发掘出来的很多意义,会有多大的不同啊?

再比如,另外一位在我们看来是桃花源中人的作家———沈从文。无论是他看世界的方式、想象世界的方式,还是表达世界的方式,都曾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沈从文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长河》,最早就连载于香港《星岛日报》副刊。后来,《长河》出单行本的时候,沈从文重撰题记,我们从中可以读到这样一个信息:如果没有在京城生活的经历,如果没有接触到现代媒体,沈从文很可能就不会写《长河》和《边城》。

在《长河》当中,沈从文不仅频繁提到现代媒体,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创刊于1872年,解放前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而且,凭借着一系列用民间话语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大众传媒话语,呈现出一种新的现实。此外,即使现在重新翻阅《长河》,你仍然可以感受到它与一般长篇小说的迥然不同。与其说它像是一部长篇小说,不如说更像是一部由一系列碎片连缀而成的地方志、风物志、小品文,甚至有点像卡尔维诺所提出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我以为,也可能是误以为,这是沈从文这样一个作家,在他那个时代,对小说作出的一种必要调整。

如果再联系到沈从文同一时期写下的《边城》,我们会发现他的调整实际上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把大众传播当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把大众传媒与现实的关系当成一种新的现实,从正面进行表述。另一个似乎是,完全逃离现场,背对现代文明,去描述一个未被现代社会所浸染的边城。那完全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非常自足的世界,一座塔一条河,一个老人一个少女,一条船一条狗。真实世界中的边城,毫无疑问不是沈从文描述的那个样子。据说,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有其夫人张兆和的影子,都是脸盘长得很好的俏黑女子。但我们不要忘了,张兆和是个颇具才华的新式学堂的学生。而翠翠却像是一个美好的小动物,她最大的玩伴不是书本,而是那只黄狗。这无意中透露着,沈从文就是带着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带着对新时代女学生的感受来写《边城》的。

从表面来看,我们或许可以把沈从文的小说称为地方性叙事。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沈从文的这种地方性叙事,都不仅仅是要讲述一个乡村传说。如果我们把沈从文写作的热情,他的地方性叙事的意义,看成是外部世界影响的结果,看成是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符码介入的结果,我想这种说法大致上是可以成立的。我认为,正是沈从文这样一位乡土作家对现实的两种回应方式,使他的写作也由此获得了长久的意义。他在那个年代就意识到了大众传媒的问题,并在文体上作了回应,真的很不简单。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沈从文想象世界的方法,及其作为一种地方性叙事手法的意义,不但没有过时,反而越来越具有启示性。

通过鲁迅和沈从文的例子,我们不妨稍微胆大一点来下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它离我们或近或远,中国近现代小说的肇兴都与现代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现代传媒的介入,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小说。

娱乐狂欢下什么被遗忘?

这种娱乐的专制,是如此隐蔽地存在着。在此种情形之下,我们不再体验到那种传统的、细致入微的痛苦。而在如此这般的娱乐的专制下,个人的痛苦会显得如此不值一提。

当然,我们必须得承认,与鲁迅、沈从文那个时候相比,现在大众传媒对时代的影响要更为深刻、广泛。如果说在《申报》的那个时候,媒体在相当的程度上起到类似于舆论“统一度量衡”的作用,那么如今的大众传媒确实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就中国的媒体而言,这种变化当然更多是积极的,但是问题的另一面也同样突出,而且可能越来越突出。

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对以电视为代表的当代大众传媒有一个一针见血的说法。我觉得,它对中国媒体同样有效。那就是,他认为当代大众传媒其实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娱乐的声音。在此情境下,新闻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少笑声。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播音员因为长得丑一点,不能带给观众视觉的愉悦,那么一旦收视率直线下降,这个播音员的下场就是卷铺盖滚蛋。

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提到不少有趣的事例。比如,按他的调查研究,“水门事件”之所以会暴露,是因为尼克松在电视上的形象有问题:他不像老实人,而很像一个说谎者,从而引起了别人的怀疑。有意思的是,经由一阵穷追猛打之后,尼克松还真露出了狐狸尾巴。又比如,里根当年参加总统辩论之所以能够获胜,波兹曼认为,是因为他在辩论的时候讲了个笑话。而报纸上第二天的新闻标题就是———“里根用一个段子击败了对手”。在罗列了这些趣事之后,波兹曼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像美国这样一个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正在不自觉地进入另外一种专制社会。这种专制不同于以往,它采取的手段不再是监狱、皮鞭、老虎凳、辣椒水,而是欢乐。你不得不承认,波兹曼的目光非常刁钻。如果我们承认他说的是事实,那么你会发现,这种娱乐的专制,是如此隐蔽地存在着。在此种情形之下,我们不再体验到那种传统的、细致入微的痛苦。而在如此这般的娱乐的专制下,个人的痛苦会显得如此不值一提。

仿佛就是对自己这句话的验证,虽然波兹曼是个非常重要的学者,但在他去世时,他的死没有激起半点涟漪。因为,当时美国的新闻媒体正专心致志于一件事,那就是以出演男性机器人著名的施瓦辛格正在竞选州长。这位好莱坞明星的参选和当选,使得政治竞选模式与好莱坞的娱乐模式实现了完美对接。我们知道,施瓦辛格饰演的都是一些未来世界里被大卸八块不仅毫发无伤,还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机器人。哦,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寓言。

当然不是说,在这样的一个由媒体控制的娱乐时代,我们就没有痛苦了。痛苦还是有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体验到的痛苦,是一种受大众传媒影响之后的痛苦,一种很新型的、听上去好像还有点别致的痛苦。比如说,如果说以前女人的痛苦,可能是易卜生笔下娜拉式的痛苦:娜拉到底是走出去呢,还是继续呆在家里?出走之后是重新回来,还是继续呆在外面?如果要呆在外面,又会干什么呢?这是女人的痛苦。那么,现在呢?如果说她们已经从那种老式的痛苦中解放了出来,从棍棒、老虎凳,从大男子主义的淫威下解放了出来的话,那么她们现在则进入了一种新的痛苦———一种面对镜子时的痛苦:我为什么没有章子怡那么漂亮,没有张曼玉那样的身材?章子怡用什么化妆品,本姑娘也得用什么化妆品,张曼玉在电视里穿什么样的旗袍,姑奶奶也要穿什么样的旗袍。于是,一种作为整体的女人形象,一个整体的人的形象,就此瓦解。女人从一种专制进入了另一种专制。当然这不仅仅是女人的问题了,男人遇到的问题同样严重,或许更为严重。而这种专制,无疑是大众传媒提供给我们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痛苦在哪里?在这样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中,个人存在的真实性又在哪里?我想,小说的虚构应当要作出某种调整。

小说虚构需要调整

这种写作很多时候被命名为“狂欢化的写作”。狂欢到作者自己的眼睛和手都不够用、跟不上了。那么,这种情形下,你是否还有时间,可以在沉思和默想中、在文学的静穆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敏感的作家已经经常在强调和揣摩小说的叙事资源问题。莫言在《檀香刑?后记》向传统小说致以敬意。格非认为,他的《人面桃花》受到了《红楼梦》和《金瓶梅》的影响。而在我与毕飞宇的一次长谈中,他就向我透了个底:《玉米》的篇名来自臧天朔的一首歌。而他写作《玉米》的情境非常有意思,他经常一边放着摇滚,一边翻着《金瓶梅》、《水浒》,一边写着《玉米》。

毕飞宇随意说出的这样一个情形,倒可能说明了当代写作的重要处境,一种复杂的处境。而当他们提到叙事资源问题的时候,我以为他们其实也在强调地方性叙事的意义,探讨着在新文化语境中地方性叙事到底有哪些新的空间、新的可能性。这与沈从文当年的写作,其实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而我们之所以在今天如此强调叙事资源,要把《红楼梦》、《金瓶梅》、《水浒》重新从书架上取下来,放到自己的案头,是因为到今天,越是全球化,地方性叙事的意义越是突出,我们自身的文学资源也就越是显得珍贵。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一种拟古式的文体造成一种疏离感,以此对大众传媒所代表的语言、文化进行个人的抗争。他们顽强地拒绝被同化。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调整。那就是,在虚构的形式上、在文本结构的编排上,吸收大众传媒、尤其是电子传媒的一些重要元素。保罗?罗伯茨曾在他的一篇名为《一个多媒体作家的自述》文章中,提到数字技术对文本的影响。他说,以前的小说、故事,往往只能以一种方式讲述:故事一开头就是大江东去,要奔向结尾。这是一种线性的讲述方式。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非线性的,有许多可能性可以加入进来,然后四处蔓延,形成一种新型的、更为复杂的文本结构。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莫扎特”,用鼠标点开,你就可以找到有关莫扎特的所有链接。于是,你可以读到介绍18世纪的音乐或者维也纳歌剧的文章。如果你随之点击 “唐璜”这个词,你可能会听到歌剧的片断,甚至读到很多这部歌剧的著名演唱者———帕瓦罗蒂的趣闻轶事。随之出现的,可能是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状况,甚至是足球、马特拉齐和齐达内……在这个信息之旅中,你很快会从一个事物跳到另一个事物,从一个词进入另一个词,从一个片断进入另一个片断。用罗伯茨的话来说就是,你沿着不同的符号路线转入各个分支通道,并根据一个巨大的文本库创造出了一个非线性的叙述文本。当然,因为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如今的我们对这样一种描述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想起在很多年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我曾经向一个朋友谈起我想用报纸的方式写一部小说:故事围绕着一个人的命运展开,然后有无数的相关链接伸向情节的每个角落。因此,当看到罗伯茨的描述与评议时,我吃惊地发现他的感受跟我当初的担忧非常相似。什么感受和担忧呢?那就是,这种文本的零碎感会不会让人感到不适?所有的文本虽然可以相互链接,但它们实际上是彼此隔绝的。更重要的是,作家又如何亮出自己的观点?它和报纸的区别又在哪里?如今,这种写作很多时候被命名为“狂欢化的写作”,狂欢到作者自己的眼睛和手都不够用、跟不上了。那么,这种情形下,你是否还有时间,哪怕一点点时间,可以在沉思和默想中、在文学的静穆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你本人何在?你的意志何在?你似乎冲破了原有文本的限制,但却进入了另一种限制,你的自由写作说到底很可能是一种假象。我想,这种困境可能也是进行诸种比较极端的文体实验的人,迟早都会遇到的问题。对此早早地保持警惕,或许是必要的。

或许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终于认识到,我们确实还有许多苦痛,而自己的苦痛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被娱乐化、被通约的,需要你个人或者你这个写作群体独自去面对。也就是说,我们依然有个非常坚硬的内核无法被化解。虽然,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俗化浪潮已经席卷中国,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经济和文化产品已经涌入中国的大街小巷,但是,历史依然带着强大的惯性在向前滑行。

一方面中国好像已经进入后现代时期,与国际社会大面积接轨。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依然处于前现代时期。我们仍然有一种可以被称为“传统”的痛苦,比如贫困。我想,不妨把这样一种痛苦称为“重”的痛苦。我想起波兰作家米沃什的一个说法:事实上存在着“另一个欧洲”,而波兰就处在于那“另一个欧洲”。波兰人依然生活在欧洲的某一个已经结束了的历史之中,生活在欧洲的过去时。所以,他们的那种痛苦,在别的欧洲人看来,是一种过时的痛苦。对别人来说,历史可能已经终结,但对我们来说,历史并没有终结,我们仍能感受到来自历史的巨大压力。它是一种难以承受的“重”。除了这种“重”的痛苦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比较新鲜、听上去也比较别致的,但同时又很真实的苦痛。那就是,由于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而带来的无力感,以及被压抑的欲望获得释放之后的困乏状态。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说法,这种痛苦或许也可以称为“无法承受之轻”。更多的时候,我们就在这两种或“重”或“轻”的痛苦之间徘徊,并为此发出悲鸣。

显然,这样一些经验都是我们无法轻易消化的。但是这样一些经验,这样一些无法被大众传媒吸纳的经验,都有赖于身为作家的我们去呈现。而且,或许,只有通过小说虚构去呈现。所以,在这个传媒时代,不管你作出怎样的应对、调整,你最后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用小说去面对这种种或“重”或“轻”的痛苦以及它们的繁复关系。而小说的虚构,也由此可能获得它的意义和尊严。



作者简洁:李洱 1966年生于河南。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著有《花腔》、《饶舌的哑巴》、《遗忘》、《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多部小说(集)。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长篇小说《花腔》被评论界认为是对历史中的个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和追究,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探索成果的一次有力的综合。
来源 《上海文学》网站;原载《解放日报》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