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启蒙时代》:看一代人的精神成长
王安忆VS钟红明

钟红明:这些年,我们读到了多部你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从上海的历史(《长恨歌》)、底层的和一般意义上的移民(《富萍》《纪实与虚构》)、市民社会的生活(《逃之夭夭》)……然后,《收获》杂志2007年第2期刊出的《启蒙时代》,这几乎是比你稍早的一代人的生存。从写六九届初中生进入文坛,多年后站在这里回望青年时代,为什么?这是否可以视作你对同时代人精神成长的剖析?

王安忆:我的写作其实从来没有超出我经验的范围,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启蒙时代》正是在其中。我所写的那个时代,于这一代青年来说,是一个大时代里的小时代,因是两场青年运动——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之间的一个短暂的宁静时刻,我企图将其奉献给这代青年用作思想的成长。倘若是正常的情形,时代不会分割得那么细密,演变出那么纷乱的涵义,时代中的人也不必承当那么繁重的认识任务,可偏巧是在这样激荡的历史变革中,几乎三四年就可算作一代,成长的要求变得格外严格。我大约是和小说中的“舒拉”同代,于是就作了一个旁观者,看着“前辈”如何应对时代和生活的复杂性。让我们还是恢复时间的一般性概念,那应该是比较宽泛的,所以我不以为这是一个“回望”,它依然是“现在”,许多同样性质的思想今天还在活动着,表面的形态也许变了,但内里其实还那样。

钟红明:为什么命名这部小说为《启蒙时代》?它似乎散发一种隐约的气息,笼罩了这部小说。小说名称也会让我们联想到法国的“启蒙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王安忆:这部小说最初的题目叫“思想者”,可事情开始得颇不顺利,几次开头都进行不下去,显然这个题目太过严肃,压力过大,而且也太抽象,而小说是具体的,于是无从着手。然后,我说服自己放弃这题目,将企图放低、单纯和简化,于是,题目就变为“初恋”。说来也奇怪,自此事情就顺利起来。在这一个平常的名义下,人和事都松弛下来,自如地活动。而我渐渐又欣喜地发现,其实,一切还是在向我的初衷发展,这些青年在他们幼稚的面容底下,逐渐浮现出思想的表情。大约写到中途,“启蒙时代”这个名字跃然而出,其时,大局已定。所以,题目指示着彼岸,当彼岸太远或者太渺茫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引渡,经过曲折的道路,它终会浮现在天际线处。

钟红明:记得你曾经在剖析许多小说的时候,说到小说出发时候的那个“动机”,又经由怎样的叙述方式,来到了小说的“彼岸”,创造了属于作者的那样一个个性化的心灵世界。具体到你的这部小说,你如何控制它的走向?

王安忆:“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动机”在松弛的发展过程中,就像一个有机物,会自行丰满膨胀起来,超出事先的规定——我要的就是这个状态,超出所有的预计,任意地自由地伸出触角向四面八方,但危险也是在此发生,那就是失去节度,迷失方向。所以,就需要潜在的紧张度。这个紧张度在一个有篇幅的长篇里,其实就是一个明确的意图,即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却又不能来损害事物发展的自由。可以说,创作过程中的心力,就是用于调节这两者的关系,这种调节的工作,都不是能够在一部小说中完成,而是写作的永久性任务。

钟红明:在读《启蒙时代》的时候,我觉得和以往类似题材的作品有相当的不同,以往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狂热引领毁灭,是有着鲜明的善和恶。这几乎已经成为套路,只是惨烈程度的不同。但我觉得你是在作一个精神分析,就像细细描述作用于他们生命的那些所有可能性,百川归海,最后合力于他们的走向。是吗?

王安忆:这也可能与我自己的经验有关。“文革”的日子,尤其是前期,是一段时间特别优渥的日子,似乎专用来沉思默想,而现在,我大约将这经验推移到了其他人身上。在我看来,那是一个内心生活活跃的时期,外部的生活停滞了,内部便兀自生长着。事实上,外部的生活是有限的,内部却有着可无限扩张的空间,它无边无际。“文革”是一个充满激烈事件的时代,它非常容易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忽略那时节我们心里发生的戏剧。

钟红明:小说中的这些青年,一些是干部子弟,但因为他们的父辈很快受到了冲击,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弄潮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落难者,也不是那个革命时代一般自以为的拯救者,“南昌”面对着革命和亲情的抉择,面对一个“背叛”的父亲,面对母亲的死亡,他选择的是逃避和寻找其他的出口;而“陈卓然”是一个期望救世者,又多少有些空幻。是否他们的思考也因此有了更纯粹的意义?

王安忆:“南昌”,以及这帮干部子弟无疑是小说的主角。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了这场革命的性质,那就是教条主义和激进政治。这些孩子都是在虚无的概念里活动,他们的现实生活是简单到了空洞,无论是社会伦理,还是家庭亲情,都缺乏感性的体验。这不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父辈——都还来不及成熟他们自己的理性,来绘制新时代的蓝图,充实其中的实质性内容,就将其囫囵交给了后辈,所以尽是些名义。这是从传承上就发生的问题,可说是先天不足,于是,在后来一代一代,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缺陷就变得越来越尖锐。“陈卓然”肯定是其中的清醒者,但他的给养也有限,这个爱思考的青年,信任书本,这既是教条主义的特征,又还是书本比现实有更多的资源,但是,也没有针对性的药方,靠自己在黑暗中找路,凭着性格的禀赋,向真理靠近,他是最有希望的人。但“南昌”由于盲目,由于处境的复杂性,他的经验就更加具体和生动,他的成长更困难,所以他是小说中最主要的戏剧。

钟红明:“小老大的客厅”在他们的成长中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和一些描述那个时代“精神客厅”的小说也不一样,你写到了身体孱弱但练就一双慧眼的小老大,那些奇奇怪怪的到来者,似乎都是偶然相遇,新市民、老市民、高贵的外交官的女儿、他们身体的碰触……混沌,浸染在其中又起到化学作用。

王安忆:“小老大”是一个病人,疾病使他格外关注身体的感受,所以,他对世界的认识是感官化的,这对于教条主义也许可以成为一剂药,它让人有效地摆脱意识形态,让感性浮出水面。这剂药又难免是饮鸩止渴,感官脱落了理性,茫茫然地行动,将把“南昌”带入又一个困境,但这是以后的事了。“小老大”的生平经历与社会主流均不合乎,它却也不是对立和相悖,而是另一个路数。于是,在时代的岸边,他自己创造概念,与所有现成的“主义”都不沾边。他让“南昌”用另一只眼看世界。

钟红明:现在涉及到这部小说中的爱情,你描述了他们的小圈子,萌动,他们成长了,也开始产生各种缝隙;然后你写到了南昌和嘉宝,那似乎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爱情,他们其实是有着隔膜的,但他们却瞬间肉体相融,并因此领略了真正的疼痛。在“启蒙时代”中,爱情的作用是他们认识自我的一条途径?在肉体的遭遇里面,其实是左冲右突的精神在寻找出路。在命运的漂泊里,爱情不是岸,谁也拯救不了谁,但它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的痕迹,那上面附着他们的精神。

王安忆:爱情在这里是次要的。他们这些青年,还不懂爱情是怎么回事,身体的萌动就预先将他们攫住了。但是,他们所在社会的清教徒气息此时也帮了他们一把,他们还不至于去亵渎爱情。其实在这一刻,生活停滞了脚步,无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养料。他们什么都是空对空,他们的经验在空茫中增长。但是,“南昌”当然是性格特殊的一个,他特别的认真和用功,不满足于空泛的表面功课,于是,锲进一步——和嘉宝。他的理解力,感情,身体,情欲,什么都没有做好准备,就仓促上阵。我方才说“小老大”让他脱离抽象概念,可这一回又走得太远,一下子进入感官的核心——性,且造成物质性的后果——怀孕。他就这样从一极被远远抛往另一极,就像炼钢的淬火。
父与子的关系可说是这本书的主线,这也是我整个写作的线索之一,《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都是这一线索上的。我觉得这是我们一个悲剧的命运。而“文革”特别让这命运变得突出,那就是父也孱弱,子也孱弱,其间的承继更孱弱。我要让这命运放大到不可回避的笼罩性的程度,所以就有了“南昌”和“父亲”。对于这一对父子,承继的问题变得显形,甚至日常化,于是,构成了故事。这个故事的难度在于,如何将思想作常态的表现,或者说,如何在常态中演出思想的戏剧。

钟红明:你的小说的语言比较缜密,层叠,绵长,这后面需要体验,更需要理性的能力。也有人说读你的小说挺累的,你怎么看?

王安忆:在写这部小说时,我也努力想使自己的叙述更有趣味一些,但感觉很难,有一种沉重和严肃,我预料这将给阅读带来障碍,但也寄希望于读者对我的信赖。这部小说似乎很难洒脱,写得比较紧张。令自己满意的是它比较硬实,问题是阅读负荷过重,我也不能滥用读者的信任。这两点应该是可以协调的,但目前我还不知道如何做。叙述,如何清楚,准确,生动,又保持格调,是写作者将以毕生来完善的任务。

钟红明:你如何定义小说中的“日常生活”?

王安忆:小说其实就是表现日常生活,我常常将小说定义为“曲”。日常生活是小说的肌理,难的是要给予思想,否则,它不免会流于庸俗。小说是俗世的性格,但在它的内心,应该有严肃的思考。这也是“五四”的小说传统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将知识分子的立场引入了俗世艺术。

钟红明:作家在这个时代,应该有怎样的内心生活呢?

王安忆:内心生活可说是作家的安身立命之所,它一定程度上是封闭的,与外界隔离,就会有一些成分自生自灭,形成一个微观的生态世界,这才可能对那个公认和共识的大世界作出别样的关照。当下时代显然是对内心生活的挑战,传导的渠道和方式太多,它们可说是粗暴地打破隔离,使得个别的性质迅速融入公众潮流。而内心生活里应有一些是不能传导的,好比隐私,又像积垢,是一些垫箱底的储存,它可能永远不示于人,可有它在没它在却大不一样。现在,能不能守持住这个天地,就看作家的抵抗力,其实也是艺术的才华所在。

钟红明:常常听到某些地方的作家说,“我们很有生活呀”。可是看了作品却觉得没有深度。你怎样看这所谓的“生活”在写作中的作用?作家的认识一直在变化,你觉得未来你的写作还会呈现很多的变化吗?

王安忆:生活当然是重要的,那些经验性的材料都来自于生活,它不止是构成写作的情节,还是情感的发生。对于我这么一个生活经验单薄的写作者,故事和情节常会使我感到匮乏的困难。但是,决定是不是小说家并不是有没有“生活”,而是如何认识“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与方式在各人都有不同,可说千种万种,其中有一种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小说家的特质!

(王安忆长篇小说《启蒙时代》,刊于《收获》杂志2007年第2期)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