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庄美术馆建造记
徐甜甜
前年秋天,在工体附近的现在画廊开幕时,我认识了老栗和廖文夫妇。在场的画家张晓刚介绍我是建筑师,哈佛毕业,在美国和欧洲工作了几年,现在回国在北京开始自己的建筑实践,等等。老栗乐呵呵地提起了宋庄,小堡,那里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工作室,还有他正在规划的占地约400亩的艺术园区,希望能为村里的年轻艺术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展览环境。老栗说,哪天过去看看吧,园区很大,你们这些年轻人可以做一些设计的。
于是初冬的一个下午,到了宋庄,由老栗领路,从他家出来绕了好几道弯--先是穿过一片红砖墙的农家小院,再走过零零落落的一些厂房仓库,就到了一块闲置废弃的工业用地。那是北京修六环路取土挖砂后,留下的一个三,四百亩的大坑,中间有个更深的小坑,由于地下水的渗出,成了现在的小湖,在冬日夕阳的余晖中湖水非常清澈。老栗的规划图上,在这个湖边,占据文化园区南入口的唯一一片与村里平齐的高地上,是一个公共的美术馆,这是文化园区第一座要建的房子,园区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未来的宋庄美术馆。
大部分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共美术馆都处于繁华的都市中,比如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北京的中国美术馆,等等。对我来说,建造一个处于传统北方乡村的当代美术馆,一个由小堡村投资的村级美术馆,既有吸引力又富有挑战性。怎样的设计才能既在形象上尊重宋庄的地理文脉背景,又在空间上包容莫测的未来艺术?到2005年初,宋庄已经聚集居住了近千名艺术家,这个数目还在扩大;艺术家已经成为村里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艺术家密集的工作生活区建造的美术馆,将是这个未来艺术社区的一座庙宇或者教堂,成为艺术家们定期朝拜聚会的场所,这个场所该是什么样子?
首先要考虑的是美术馆所处的地理环境。宋庄的民宅是典型的北方农家院,大片的红砖墙围合的院子,所有房间都朝向院内开窗开门,采光,通风,兼有私密性。从外面看起来,每家院子都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大面红墙围起的盒子,没有过分的设计感。我们借鉴了这种民宅形式:美术馆主要的展览和学术空间,由红砖墙体围合而成一系列大小各异的方盒子,通过内院或者顶部采光;具体空间的大小,墙面的尺寸则是据功能的要求设定;这些方盒子离开地面,浮在空中,和地面之间形成了一个水平通透的场所,容纳美术馆的各种服务设施功能,如办公,储藏,厕所,配电等;既可以做较小尺度的展览,又可以是一个轻松的交流场所。
由此而来,建筑的形体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对比: 一层空间“有窗无墙”;二层空间“有墙无窗”。:一层近三米高的透明玻璃幕围绕建筑一周,使室内外视线贯通, 地面的灰砖由广场穿过双层玻璃延伸到室内,展览的内容也可以由建筑内部扩展到室外的雕塑广场,可以一览美术馆四周的景观,强调空间的邀请性和开放性。各种服务设施(办公,储藏,厕所,配电等),结合休息坐凳,弱化处理为一个个家具尺度的方盒子。带有工业痕迹的欧松板墙面和深灰色粗糙的地砖,在一层空间里展现出明晰的材料感;二层空间用白色淡化空间的材料感,光线也只是功能要求的基本元素,这里,艺术是最纯粹的景观。
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我们尽量体现地域特征。除了建筑主体外立面的红砖贴面外,美术馆的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村里的厂家生产的,再加上村里专业的施工队伍,可以说它是一个Made in Songzhuang(宋庄制造) 的产物。
但是所有关于设计的畅想,都要建立在建筑工程可行性的基础上。美术馆主要的展览空间尺寸超出了国内常规的空间, 而我们必须尊重国内结构的标准,在给定的肥梁胖柱的前提下想办法。现在,我还能记起那些两米高二十四米长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有几根是做成反梁全部隐藏在墙里,有几根则留了一半当成了栏板和长凳。雨水管,消防管,取暖管等在二层都可以安装在墙体里,但是到了一层,建筑四周只有玻璃幕墙,那么我们干脆把它们暴露出来,设计在两层玻璃幕之间,涂上不同颜色就成了展示的装置。
就在我们还沉浸在对设计的反复修改中,小堡的工地上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工了,习惯了国外慢功出细活的传统,回国来,对这种建筑速度还真不习惯。那边开始先挖坑,地基处理,打桩,我们呢,不得不争分夺秒的赶图纸,结构水暖电,各个工程专业都在等着我们提供资料呢。由不得你胡思乱想,只能大干快上,随时出现情况随时修改方案。时间听起来像个神话——今年下半年开工,要明年五一保证完成。
于是就抓紧时间。主体结构在春节前刚完成,一开春,工地上又呼啦啦开工了。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的炉子又开始呼噜呼噜地冒烟——那是一排十米长,不到三米进深的临时工棚,再分成几个小间,中间烧着炉子,屋子显得更小了;这排房子的尽端就是公厕,男女共用的简易室外茅坑。工地上一拨拨地加人,最多的时候上了五百多号工人,中午吃饭时聚在一起,乌压压的一片,不知道附近有几个村的施工队都被拉了过来支援呢。
工地上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施工现场的问题。室内施工阶段,工地更是一天一个样儿,不去看看总是担心有什么问题,去看了就一定能找到问题。因此也没少和各个专业的工头们争执。比如空调厂家,每次派来的技术员都不一样,每个都得苦口婆心的交代一遍线路如何走,风口如何摆,可是就算你嗓子吼哑了,安装的时候,空调还是横冲直撞……灯具布置更是几易其手,连玻璃安装都来添乱。不断地有工人来问你这里那里该怎么处理。恨不得自己也是个蹲工地的工头,能够随时就地解决问题。设计的楼梯栏杆是三维的,换了好几拨工人,总是把不规则的图案排整齐了;最后只好自己动手,一根根地摆好了扶着,让工人电焊。过两天村书记崔大柏过来,一看那栏杆乐了:“这不是村里老娘儿们摆的破篱笆墙嘛!”
不管经历了多少困难,美术馆还是像模像样的盖起来了。每每回到宋庄,看到远道而来的人们对隐身于此的庞然大物投以惊讶的眼光时,心里便会回忆起过去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美术馆的落成也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造环境和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的一种探索吧。建造始于想象,终于印象。然而建筑的生命刚刚开始,未来无限。
2006.12
|